Friday, August 28, 2015

独立饮食新文化

前阵子,槟城咖啡馆如雨后春笋,
很多新店开张不到一年,便匆匆结束营业,
咖啡馆在城里快速替换的景象比比皆是。
Lobby079的前身便是Joyeux,坐落于一个汇聚各类食肆的Nagore Square。

IMG_8971
Lobby079是The Alley与Pestle & Mortar Clothing的合资店铺,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吉隆坡街头品牌Pestle & Mortar Clothing的服饰配件,
店面后半段才是厨房、吧台和天井底下的几张桌椅,座椅相当有限,
所以如果客满,不妨考虑外带,因为这里主打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创新小吃。

问起友人为什么取名Lobby,他说不出缘由,说是出自随性。
我接着问他该如何定义Lobby079,他说外国会称之为Lifestyle café(生活化咖啡馆)。
这是模棱两可的定义,因为Lobby079有点隐蔽,店外也暂时不设招牌。
走进这不一般的咖啡馆,它更像是服饰店里的附属空间,
这让我在动笔之际,斟酌着该不该叫它咖啡馆,为之钻牛角尖了许久。

店里的播歌是曲调前卫时尚的非主流独立音乐,
走进走出的,都是一些穿着打扮时髦、行为举止时尚的新人类。
我渐渐发现都门吉隆坡的景象活跳跳地呈献在这座岛上的老屋,
店家南下取经,正在为我们营造一个贴近首都生活的格调。
简明的装潢设计,搭配陈旧的英殖地砖和几处的斑驳老墙,
偶尔玻璃门外一个中老年人探头查看,或许深感格格不入,转身又消失。
这些画面像是时代交错,仿佛置身错乱的时光隧道,
突兀的事物相互碰撞,竟也能如此顺理成章。

IMG_8428
Ice Ice Baby是渐渐普及的冰滴/冷酿咖啡 (Cold Brew)。
我喝咖啡的经验不足,认为品尝咖啡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所以请允许我不多加介绍,个人小尝几口,冰凉顺喉。
食客更可以要求店家来个Cold Brew White,即是添加了汽水的冰滴咖啡。

IMG_8386
Lobby079的咖啡选用了吉隆坡PULP咖啡馆的咖啡豆与咖啡机,
咖啡叫法也参考了PULP的餐牌,弃用人们熟悉的espresso、latte等,
改以Black与White相称,Black 为浓缩咖啡,White则添奶拉花。

IMG_7323
Slow Juice是慢磨果汁,延用榨甘蔗水的原理,鲜榨出水果汁。
店家说他们会每日到市场选购不一样的水果,确保食材的新鲜。
开张果汁组合是绿色系水果:杨桃、梨子和番石榴,
酸甜适度,罐装设计为之加分不少。

IMG_9019
Ice Chocolate口味偏向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的香醇甘苦,味道饱和,
食客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要求店家特别调成特浓、多奶或加糖。

IMG_7343
饮料餐牌选项不多,种类和价码一目了然。
  IMG_7345
玩味简单的餐牌,以“我们不做威化饼”勾起食客的好奇心,
虽然需要一一为食客解释“Piffle”与“Doffle”的意思,但店家显然乐在其中,
每一次的解释都仿佛是在呈献自己的艺术成品,尽显创意。
Piffle为夹馅的pita烙饼,经过威化饼机 (waffle machine)的烤模夹烤一番;
Doffle 的制作过程如同Piffle,只是这次他们换上甜甜圈(doughnut),
被压扁的甜甜圈外脆内酥,甜甜圈上的白糖则在受热后呈焦糖状。

IMG_7408
^^^Parmesan Chicken Piffle
馅料是烤鸡腿肉块,配上蒜香Parmesan芝士酱,
烙饼、鸡肉与酱汁的味道都偏淡,但正正带出烤过的阵阵香气。

IMG_9081
^^^Chicken Salsa Piffle
夹馅是鸡肉火腿与墨西哥玉米片,撒上店家亲自调配的Salsa酱,
Salsa酱佐以番茄、洋葱、香菜等,味道清爽。

IMG_7372
^^^ Salmon & Seaweed Doffle
甜甜圈本身带有甜味,被威化饼机压盖过后略带焦味,
搭配咸味的半生熟鲑鱼切片、紫菜与Mentai鲜酱,
味道咸甜相融,没有丝毫牵强,是一道新颖的日、西合并。

IMG_7420
不按常理出牌是Lobby079的营业理念,实验性质强烈,
若是哪天你的摆盘或食物与以上文章所述有些出入,那便是店家当日的随心所欲。
这样的做法游走在被容许与不被接受之间,所以它努力逃脱The Alley的影子,
是一个风格鲜明的新个体,因而独立,犹如独立音乐般需要一批知音。
别以为实验厨房就一定乱七八糟的,给店家一个下午,你会发现他们的实验成品都是诚意。
店家说The Alley已经正式上轨,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实验室去大展拳脚。
所以他们成立了Lobby079,计划推陈出新,以随性不羁为导航,
打造出不一般的独立饮食,尽情发挥全新概念。


地址:79, Jalan Nagore, 10050 Georgetown, Penang
电话:04-2265402
电邮:lobbypenang@gmail.com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lobby079 

Monday, August 24, 2015

巷子三弄

01
The Alley中译“巷弄”,文意兼具,出自店家的巧思。
随着岛上被咖啡馆风潮袭捲,The Alley在2013年11月顺势崛起,
正式加盟槟岛咖啡馆行列,营业数月便登上各网站首推的咖啡馆之一。


IMG_8802
第一家The Alley坐落于槟城观音厅右侧的Stewart Lane,前身是一间制香老店,
打着洋字招牌,在蓝天下,陈旧的“吉祥”匾额依稀招摇着,
却成了一派在城里司空见惯的画面,完美诠释这个城里的新旧交替。
这家小咖啡馆不设主餐,反倒是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招牌为小吃Churros和Cronuts。
03
左边条状Churros是西班牙酥炸小吃,色泽金黄,外脆内软,带有油香,
店家提供6种蘸酱选择,个人钟爱salted caramel(咸味焦糖),
右边呈圆状Cronuts则是Croissants与Doughnuts的合体,
拥有甜甜圈的外形和口感,同时还有牛角面包的咸酥和层次。
淋酱选择如同Churros的6种蘸酱,个人依然偏好咸味焦糖,
总觉得咸味焦糖适度的甜中带咸,搭配以上两种小吃的油炸香,味道最为和谐。


IMG_3504
营业半年,年轻有为的老板把“The Alley”的招牌带到了双溪大年的Lagenda Heights。
在双溪大年,特色咖啡馆这门行业仍在起步阶段,The Alley成为了这里的开拓者之一。
第二家The Alley装设了正式的厨房,决定好好炮制西餐甜品,
一年下来数度更换餐单,花足心思去揣摩双溪大年的市场与当地口味。
双溪大年西餐食肆本来就不多,若要称得上价廉物美,便非The Alley莫属。
05
我是一名大早餐控,不会放过到处尝试新口味,却对这家大早餐百吃不厌,
之所以喜欢,首先是价格公道,再者丰富美味,分量饱足。
虽说香肠火腿并非自制,不过胜在店家细心烹调,所以上菜时间稍长,
好在这家分店网速极快,容易消磨时光。


06
期间,店家有意要把日本寿司与意式咖啡结合,
于是他们给The Alley配上了日文名字“Yokocho”,
经过一番选址,看上了Raja Uda这个北海旺区。
第三家The Alley店面宽敞许多,却还是一贯的简洁装潢。
这次他们主打日式料理,同时也出售一些与总店同宽的西式蛋糕,
饮料方面,这里则增设了抹茶拿铁 (Matcha Latte)迎合主题。
IMG_8219
本身嗜辣,给所有喜欢辛辣食物的同好推荐此家日式咖喱,
食客可以自选日式咖喱的辣度,不嗜辣者建议“Amateur”(小辣)即可。
这里的日式咖喱香浓热辣,即使小辣,也已然辣劲十足,非常下饭,
除了米饭,另可搭配乌冬面,再依据个人喜好挑选炸鸡、炸虾、炸软壳蟹等。


对于The Alley的支持,出自友谊的相挺,也是对味的契机,
打从两年前The Alley开始营业,我便决定好好为它写一篇文章,
只怪自己的怠惰,严重拖稿,一拖便拖到了第三家分店。
用心经营一件事物,犹如冲泡一杯咖啡,
而细心冲调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展示人前的一件艺术品。
我以一位友人与常客的身份,期待着他们的无限创意和热忱,
继续发挥最玩味的饮食新文化,同时带来更新鲜的味蕾新体验。


[下一篇预告:The Alley全新实验室]

Saturday, August 15, 2015

南洋依旧

IMG_5874
南洋美食馆历经几次搬迁,我始终钟情于最初旧店的古色古香。
根据报导,它的成立早在13年前,一个我还未能参透乔治市是什么的年代,
初次认识南洋美食馆,是我高中16 、17岁的事情,
那一日课外活动结束,老师请客,说营业者是学兄的家长。
它的原貌是一座槟城古迹区的老屋, 不太显眼,门前种满花草,
与隔邻的老屋无异,恬静地伫立着,仿佛一位老者在静观城里这些年的变化,
即便匾额高挂,上面的“南洋”二字也没有清楚交待自己便是一家餐馆。
依稀记得那斑驳的墙上,悬着字迹娟秀的“今日菜肴”,
一眼望去,,大多是福建籍贯菜,另有几味熟悉的家常便菜。

相逢恨晚,在老屋用餐没几次,它便带着匾额搬进了车水路拐左的一个隐蔽小巷。
没有了斑驳的墙,也开始印制了一本本崭新的餐单,只保留了圆桌藤椅。
最近一次搬迁,它回到了古迹区的叶氏祠堂隔壁,正正是旧店的旁侧,
每每前来用餐,看见对街的旧址,免不了想起那几次的老屋情怀。
然而,它总算回归古迹区,给乔治市重新注入一股闽南菜飘香。

当年自己仍在积极写部落格的时候,结识了一些博客同好,
有一次我们谈起了南洋美食馆,她说食物口味甚佳,唯独味道缺乏一致性。
听到这里,我也点头称是,家庭式的煮法,免不了偶尔失水准,
同样一道菜,每次煮出来的味道都稍有偏差,
其实这样更像是母亲的家常菜,也因为如此增添了一份亲切感。
后来停写部落格的日子里,间中得知掌厨原来是父母昔日的小学同窗,倍感亲切,
她以母亲的厨艺为前来圆桌吃饭的食客料理,采用自家食谱,
没有蓄意讨好的味蕾刺激,只有自然流露的淡淡温情。

槟城主打福建菜的餐馆屈指可数,如果要论古早味,南洋美食馆肯定榜上有名。
本身钟爱它的福建炒、炒茨粉和卤肉,但我喜欢的又岂止食物味道那么简单。
在这之前,每每有朋友远道而来,我总会向友人介绍这家餐馆,
但是,反应总不比道地小吃来得热烈,
或许,这是属于咱们道地的籍贯口味,
平凡得只有土生土长的人才吃出家乡味。

如今,南洋美食馆结束营业了,店家说是要退休与家人共享天伦。
南洋美食馆走入了槟岛的历史长廊,店家没说有计划重新营业。
它悄声没息地在城里消失,我量也没有多少人会察觉,
毕竟城里特色咖啡馆崛起,推陈出新,应接不暇。
至于游客,道地小吃已经来不及一一尝尽,
加上南洋美食馆没有被列入槟城美食博览,
游客又怎会注意这埋身小巷的古早味。

前阵子路经,看见“南洋美食馆”的竹帘依然挂在最远先的旧址老屋。
那日身上带着相机,便前去拍摄竹帘,引来几位观光客的好奇目光,
他们打量片刻,应该觉得我有点白目,转身便又继续探索城里更值得探索的事物。
是的,很多人应该也只觉得它是有趣的竹帘。
竹帘是被保留下来的前餐馆小招牌,店面则经过几轮翻新改装,
不再是餐馆,竹帘也只能发挥小装饰的作用,
或许这是新店主的突发奇想,故意营造出来的的新旧交融,
就如某咖啡馆依然挂着制香老店的旧匾额那样,这是槟城近来老店翻新常见的现象。

今天,我以“南洋美食馆”的停业,为《食虎号》重新执笔开篇。
我不知道“南洋美食馆”是否还会有重新营业的一天,
我也不确定这次重新经营《食虎号》会不会很快又有力不从心的那天,
毕竟,生活里本来就充满变数,许多开始与结束都是这样相互交错的。
再次写给南洋,算是我对它的一份钟情和惋惜,应该也是“南洋美食馆”的收官之作。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好在舌尖上的神经与大脑是相连的,
哪天怀念,就让记忆去拼凑在时间里消失的昔日味道,
这样叫做回味,也是给逝去的味道一个最尽善尽美的还原。

[下一篇预告:挂着制香老店旧匾额的咖啡馆,不妨猜猜]